{{ $t('FEZ001') }} 衛生組長
{{ $t('FEZ002') }} 學務處|
一粒米的旅程-從泥土到嘴唇的課程,1100401農夫達人志工-賴咏華叔叔到校帶領體驗土礱課程。
孩子們看到黃澄澄的稻穀,手作中將一粒粒的稻穀剝除稻殼,露出亮晶晶的白米,體驗到剝除稻穀的辛苦。
「土礱」是古代水稻文明用來碾米去殼的農具,稻穀經土礱輾磨之後,才會脫殼變成可食用的糙米。
孩子親手推動土礱,把稻穀磨成糙米,身體力行,把台灣古早時代的美好記憶留心中。
轉動著鼓風機,看到黃金般的稻穀的噴灑出來,孩子們看到手中的稻米發出聲聲的讚嘆。
短文指導:林璟妤老師、楊璧華老師
302 梁珈瑄
4月1日星期四下午的時候,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影片,他在講現在母語快消失了,所以,賴咏華老師上課時,全程使用閩南語,我覺得有點難過又訝異。接著我們去風雨教室上課,我覺得很快樂,因為可以到戶外上課,然後要推一個工具「土礱」,可以把稻米的外皮去掉,我推完之後,發現我放在地上的稻米都被風吹走了,令人生氣,上完課我拿了一些米回教室用袋子裝著,我覺得這次的課程很有趣也很好玩,希望下次可以再安排這種課程。
302 呂紹琦
今天下午我們有去聽賴咏華老師演講,演講內容全程用台語講解,首先他跟我們介紹一個機器,那台機器讓我覺得很驚奇。最後他說我們可以帶點米回去,可惜我沒帶袋子裝米,所以平常就應該準備袋子,那時我有點難過。我在這次的活動中學到了許多知識,同時也很快樂。
308 簡姿怡
今天下午老師帶我們去風雨教室,給一位老師上課,他給我們玩一個叫「土礱」的東西。它不是電動的,而是手動的,我覺得很厲害,也很好玩。不過因為它是手動的,而且很大很難動,以我現在的力氣的三倍也是很吃力。
308 林秉儀
今天下午我們去一土礱課時,老師給大家看土礱是什麼,原來是一種可以把稻殼和米分開的機器。看完我覺得很特別,希望可以再有更多體驗
{{ $t('FEZ003') }} Invalid date
{{ $t('FEZ004') }} 2025-10-03|
{{ $t('FEZ005') }}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