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網頁之主要內容區位置
::: 新竹市東區龍山國民小學

活動報導

山野教育-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森林趴趴走

{{ $t('FEZ002') }} 學務處|

六年級各班老師帶同學們至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進行戶外教育。

東眼山的課程之一是森林趴趴走~~

東眼山的老師透過指北針與地圖的操作,帶領同學們認識方位判定的方法與定向運動的活動方式。

接著,同學們分組進行森林越野定向,定向運動就是要靠團隊的力量,運用東眼山的地圖與指北針來判定方向,

同學們在東眼山的每個角落行走,尋找他們的目的地,透過指北針、地圖和策略的規劃來完成這趟學習旅程。

我們來看看同學們的活動情形及心得分享

(照片提供/短文指導:李明瑾老師、黃雪絨老師、張家瑋老師、蔡瑋甄老師)

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

 

指導老師:張家瑋老師

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

指導老師:蔡瑋甄老師

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

 

指導老師:李明瑾老師

東眼山日記     610-23-鄭祐薰

    今天我們去一個非常涼爽、有趣的地方遊玩和學習,那個地方就是「東眼山森林遊樂區」。「東眼山」位於桃園市復興區,「東眼山」名稱的由來,是源於遠望酷似一隻朝東瞭望的大眼睛,故得名「東眼山」。東眼山為復興區最高之山峰,海拔有「1212」公尺,那裡有非常多種昆蟲、鳥類和蝴蝶。

    早上我們在「森影區」上課,首先老師教導我們要如何使在地圖上使用指北針,使用指北針有個口訣分別是「一指、二旋、三重疊」,「一指」代表把指北針放平,使透明底盤一端之指示目標物的箭頭指向目的地;「二旋」代表在原位旋轉方位盤,使方位盤盤底的紅色箭頭語磁針相合;「三重疊」代表箭頭後面的直線,一直指向方位角刻度圈,上面曲度數即是目的地的方位。學會使用指北針之後,下午我們就利用這項技術來進行「定向越野」的遊戲,在遊戲過程中,我學會了如何和夥伴合作,利用指北針找到目標物,我們也在過程中玩得很開心,更認識了很多關於大自然的新知識與保護環境生態的重要性。

    「東眼山森林遊樂區」有著豐富的景觀特色,是民眾們體驗芬多精的絕佳地點。

 

去東眼山        610-18林席筠

    星期五我們到東眼山森林遊樂區,在那裡的解說員在一開始詳細的解說東眼山命名的由來。東眼山橫著看,真的會變成一張側面的人臉,而剛升起的太陽則成為山的眼睛,所以才叫做東眼山。

    介紹完由來之後,我們開始學習如何操作指北針和看地圖,在這個活動過程中,我學到在看地圖時,要搭配著指北針看,才不會搞錯方向。接著,我們吃完美味的午餐後,就開始實際在森林小徑中進行定向運動,我們這組一開始找定向標誌時就迷失方向,還差點把放有答案卡的袋子弄丟呢!過程中雖然很累,但藉著大家分工合作,和組員們一起克服所有難關,闖完各個關卡,感覺很有成就感。

    透過這次的活動,讓我們看見了森林裡豐富的自然資源,也讓我瞭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雖然待在東眼山的時間並不長,卻讓我得到了豐富的知識和永生難忘的經驗。

 

指導老師黃雪絨老師

611芷婕

    今天我們和六年十班一起前往到東眼山進行探索課程,經過一段漫長的旅程我們到達了東眼山,遊客中心前集合,我們班走小徑上去上課教室,小徑的階梯是石頭做的,陽光和煦,微風輕吹使人生神清氣爽。到達教室之後導覽人員向我們解說的東眼山名字的由來,東眼山位於桃園市復興區,屬於雪山山脈尾端從阿姆坪遠眺就像躺著的巨人的眼睛。

    接著說了定向運動的由來等資訊,起源於1186年瑞典的定向越野運動,下午的戶外課程也就要實地進行定向運動,我們帶著指北針、地圖等等物品走入森林要去尋找打點的裝置,這次的任務共有八個,每組的位置都不同,是一項腦力與體力的大考驗,結束之後大家都疲累不堪,今天我學到了實用的知識,流了很多汗,過了充實的一天。

611晞妍

    今天的東眼山行程最精采的部分就是我們必須按照地圖將每一個打卡點收集完畢,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第七個打卡點,因為我們是在個垃圾桶旁找到的,如果不是團隊合作,我想我繞100圈東眼山也找不到的。我們帶著東眼山給我們滿滿的快樂與祝福離開,謝謝學校的安排與老師用心的指導,讓我能夠渡過一次充實又美好的一次戶外教學。

 

 



{{ $t('FEZ003') }} 2021-11-15

{{ $t('FEZ004') }} 2025-08-24|

{{ $t('FEZ005') }}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