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 教務處|
19世紀知名天氣學家Robert Fitzroy,在一些有名的航行中,如與生物學家達爾文的小獵犬號上,利用「天氣瓶」來預測天氣,如果天氣瓶中的液體是澄清表示晴朗的好天氣,有點狀結晶天氣可能會潮濕或多霧等氣象變化。
六年級自然課第一單元「天氣的變化」,學生動手製作還原以前大航海時代,可以用來預測天氣的工具「天氣瓶」,天氣瓶中利用硝酸鉀與氯化銨混合溶液裡形成結晶核,降溫時樟腦會附著在結晶核上,溫度降得慢結晶比較大;溫度降得快結晶比較小呈現雪花狀的特性,感受到以前航海士如何透過「天氣瓶」來得知當時的天氣狀況。
從現代的科學角度可以瞭解「天氣瓶」的變化只和溫度有關與風速、濕度、氣壓等因素較無關聯,只有反應當時的溫度變化。
{{ $t('FEZ003') }} 2022-11-09
{{ $t('FEZ004') }} 2025-08-24|
{{ $t('FEZ005') }}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