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 學務處|
龍山國小從100年起推動合歡山天文高山生態課程,陸續推展到十八尖山、東眼山地圖判讀、定向越野、飛鳳山親子登山計畫課程、五年級飛鳳山登山課程、四年級校內定向越野…..等系列活動。
12/9慧英老師分享1960年發起的LNT(Leave No Trace)無痕山林出發,引導孩子們對話討論山林保護的行動方案,2019年政府在「向山致敬」記者會宣布「山林新政策」--山林大解禁,登山活動的山友須要對自己的安全負責--規劃完整的登山計畫書、依據自己與隊員的狀況,選擇合適路線、登山風險,做好預備(體能、裝備、天氣評估)再上山、體貼的登山、山屋禮儀、高山症預防及徵兆評估。
讓我們來看看孩子們課程後的心得分享:
守道:無痕山林是垃圾不落地,登山杖的使用是上山時要比較短,下山時要比較長,我查詢到了馬胎古道的登山路線圖及天氣狀態資料做好登山計畫。
珈昕:戶外活動時,應該自己掌握安全守則,我查到馬胎古道以前是泰雅族義興部落對外的交通要道,海拔高度約30-573公尺,有一棵百年耞苳樹。我想要了解登山時遇到下雨、迷路、道路崩塌時的因應作為。
奕瑄:登山要做好裝備及體力的準備,要將自己的垃圾帶走,查到的資料說:馬胎古道單程約二公里是泰雅馬胎部落的聯繫道路有豐富的蕨類生態、百年茄苳樹、有蝴蝶 蟬等昆蟲,布朗藤、血藤、菊花木等。我想了解為什麼學校要選擇馬胎古道做為課程設計呢? 我們可以搭火車去內灣參訪嗎?
{{ $t('FEZ003') }} 1672-07-04
{{ $t('FEZ004') }} 2025-10-03|
{{ $t('FEZ005') }}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