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網頁之主要內容區位置
::: 新竹市東區龍山國民小學

活動報導

漫步舊城-戶外教育課程

{{ $t('FEZ002') }} 學務處|

四年級教師群報導
十月開啟了,漫步舊城的課程,邀請竹塹文史工作者塗夢龍、邱國睿、廖珮菁老師為孩子們開啟穿梭三百年的竹塹故事,一一敘說:王世傑開鑿隆恩圳、刺竹圍城、到搭建磚石城......,孩子們在秋季午後走讀新竹火車站 →護城河→東門城→ 洲圖→影像博物館→ 東門市場→謝棉種子行→榮和文具行、814冰棒→ 農具行 (豐益號、竹茂行) → 城隍廟廣場,體驗舊城食、衣、住、行、育樂的樣貌。

漫步舊城漫步舊城漫步舊城漫步舊城漫步舊城-東門市場漫步舊城-竹茂行漫步舊城影像博物館漫步舊城漫步舊城漫步舊城漫步舊城漫步舊城-城隍廟漫步舊城-護城河

讓我們來看看孩子們的心得分享

四年一班 王筠涵
      今天下午,我們帶著一顆學習的心,出發前往新竹火車站。首先,老師帶我們到火車站前開始今天的舊城漫遊課程,火車站是巴洛克式建築,可以看到左右兩邊是對稱的,老師還介紹:「新竹火車站是全台灣營業最久的火車站。」接著,我們到了東門城,又稱為迎曦門,往東邊望過去,能看到五百元紙鈔上有的大霸尖山。最後,我們到了防禦敵人的護城河,導遊老師讓我們走過大大小小的石頭,穿越護城河。有些人蹦蹦跳跳的,很快就走完了,有些人一步一步穩穩地向前走,才不會把身體用濕。這次的舊城漫遊,我看到古色古香的建築,還看見了台灣的歷史,我要感謝為我們導覽介紹的塗老師,願意和我們分享這些豐富的建築歷史。

四年一班 陳廷豪
      今天我們到新竹市區看了許多過去建造的古蹟,從昨天晚上我就期待得睡不著覺。我最印象深刻的古蹟是新竹火車站,車站上面頭盔式的鐘樓像一頂安全帽,很有趣。擁有四代歷史的新竹火車站、壯觀的石柱、拱心石……等,每樣都讓我大開眼界。接著,我們到了東門城,導遊老師說新竹很像一顆溏心蛋,大家以前為了防守動物和敵人的攻擊,所以建造一道道城牆,剛開始建了竹子牆,因為竹子不夠,就用土牆來代替,最後因為太不堅固了,又用了磚塊在裡面蓋了一道城牆,還挖了護城河圍繞著四個城門。經過導覽老師的解說,讓我收穫很多,希望以後還能再參加這種類型的活動。

四年一班 黃以馨
      今天下午,我們到新竹舊城參訪。首先到了新竹火車站,這裡是由松崎萬長設計的「哥德式」建築,也是最早的火車站,最讓我驚訝的是牛眼窗上面的拱心石」,看似是一個小小的構造,但卻是希臘神殿中重要的結構之一。我最印象深刻的地方是有樂館電影院,建造於在1933年,這裡是全台灣第一個有空調的電影院,也是新竹第一間電影院。那時候的電影沒有聲音、只有畫面,所以旁邊會有一個人在說故事,叫做「辯士」。回到學校後,老師還請我們吃小蛋糕,是在新竹第一間麵包店美乃斯買的,謝謝老師!果然經驗豐富的師傅,做出來的蛋糕就是好吃。最後,謝謝導遊老師帶我們進一步了解新竹的歷史,並學習更多知識。

四年一班 陳禹澄
      今天我們班去參觀五個新竹市有名的景點。首先,我們去參觀的是新竹火車站,又叫做EKI駅。1913年日治時期由日本人松崎萬長,在五十歲時來台灣建造的哥德式建築,哥德式建築最有名的是牛眼窗、拱心石、盔甲屋頂和希臘神殿山牆。接下來,我們來到東門城,東門城有分正面和背面,正面有「城垛」,就是城堡的耳朵,背面則沒有,城堡的四面八方都有砲台。東門城周圍有九條路圍著,就代表是是道光九年建造的。最後,我們到了日治時期的電影院,是1933年建造的,以前曾經播放過很多電影,其中三部分別是海角七號、兒子的大玩偶、九降風,看起來都是好久以前的故事。

四年一班 許盈珺
      今天中午,我們全班搭車到新竹火車站。到了之後,導遊向我們介紹:「新竹火車站是1908年由日本的松崎萬長先生所設計的。」建築中有希臘神殿的山牆、石柱、牛眼窗和拱心石四種,牛眼窗是在一進入車站的兩側。另外,新竹火車站還有另一個名稱叫「EKI駅」,是日語的說法。後來我們又去參觀了影像博物館,建築看起來充滿西洋式的風格,是1933年興建於日治時期。在初期電影只有畫面沒有聲音,是用一個大機器播放的。這裡有梁山伯與祝英台、我們的少女時代和九降風等,都是當時的電影。從這次的導覽解說,我學到了有關舊城的知識,也讓我知道之後當導遊要怎麼解說!這次的活動不但讓我增廣見聞,還可以實際看到舊城的風貌,真是好玩呀!

邁步舊城心得作品漫步舊城-心得作品漫步舊城心得作品

漫步舊城心得作品漫步舊城心得作品漫步舊城心得作品

漫步舊城-心得作品漫步舊城心得作品漫步舊城心得作品漫步舊城心得作品

 



{{ $t('FEZ003') }} 2023-10-20

{{ $t('FEZ004') }} 2025-08-19|

{{ $t('FEZ005') }}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