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1') }} 文書組
{{ $t('FEZ002') }} 總務處|
班群音樂成果發表
《記憶,不是消失,只是換個地方保存⋯》
文/王亭懿老師
指導老師/陳如瑾老師、張家瑋老師、余月桂老師、王亭懿老師
高年級的孩子們,正值青春期的階段,懵懂與成熟之間有一道坎,善變矛盾又難以捉摸。思量許久,如何讓他們盡情地展現自己努力的成果,不會彆扭害羞,又能保有純粹的初衷,憑借這股信念,「貢獻棉薄之力、為社會服務」,就成為此次班群音樂成果發表設定的主軸。
當我大膽地向三位導師們提議:「不如我們讓孩子們的成果發表更富意義吧!」,沒想到導師們都非常支持,更無私地給予很多完善的建議及幫助,因為有導師們給予的強大後盾,我們共同開始慢慢築起鷹架,一邊累積音樂課程內孩子們能吹奏的曲目、一邊尋找合適的地點,場勘後選定了離學校最近的「竹馨園日照中心」,那裡有很多長輩們,他們就像鄰家親切的爺爺奶奶一樣,只是他們的記憶是有保存期限的,可能是幾週、可能是幾天、也可能只有幾個小時!在前置作業的課堂中,我與孩子們分享有關失智症患者的微電影,孩子們從原本的陌生恐懼、不知所措,到能自動自發承擔責任、分組討論,規劃出適合與長輩相處的互動活動,在不斷地修正和模擬後,終於到了這一天,我們勇敢地拿著直笛,走出校園去!
我們是搭公車再步行前往,對於習慣被父母接送的孩子們是一次新奇的體驗與學習,他們既興奮又期待,走進竹馨園後,更能感受他們的忐忑不安,空氣中彌漫的緊張,是來自他們對自己的期許,希望能和長輩們分享自己精心策劃的節目,不論是吹直笛、表演才藝,還是與長輩互動,孩子們都展現出高度的專注及耐心。當孩子們吹奏歌曲的時候,長輩們不由自主地跟著孩子的笛聲大合唱,孩子們深受感動,甚至有些人眼眶泛淚,這群素昧平生的長輩們,用最真誠的方式,傳遞讚美及鼓勵。如果說這項活動是孩子們寒冬送暖,更可以說是長輩們的熱情,讓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卸下武裝鎧甲,在那一刻,彼此同頻共振,產生共鳴,大家都是真心、善意、美好地相聚在一起!
短短半小時的活動結束了,長輩們目送著孩子們離開,揮揮手、依依不捨的模樣,孩子們也同樣捨不得,或許明天長輩們就忘記我們曾經來過,但是這場展演會刻在孩子們的心裡,獲得的「心滿意足」是物質或金錢無法取代的。感謝竹馨園的工作人員及志工們熱心協助、感謝陳如瑾老師、張家瑋老師、余月桂老師細心指導策劃、感謝六年七班、六年八班、六年九班家長們放心支持,感謝孩子們用心參與,期待此次成果發表能讓孩子們感受到,「成績以外的事,不僅是小事,你也擁有帶給自己和別人快樂感動的能力」,一直都有、「憶」直都在!
影片連結: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QFfF4kAunjEbxp-mf7_o62rX569lmir3/view
#六年八班12月12日竹馨園表演
#六年七班12月20日竹馨園表演
#六年九班12月26日竹馨園表演
#望春風雨夜花外婆的澎湖灣平安夜proudofyou
#直笛吹奏胡琴獨奏舞蹈表演與長輩互動
{{ $t('FEZ003') }} 2024-01-11
{{ $t('FEZ004') }} 2025-08-23|
{{ $t('FEZ005') }}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