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1') }} 阮亮諭
{{ $t('FEZ002') }} 學務處|
攀登心中的高峰-合歡群峰
龍山國小從民國100年開始推動山野教育,高年級學生期待許久的合歡山課程,龍山孩子們本於個人的意願並邀請家長參加課程說明會,確實了解參與課程的目標-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藉由體能自主訓練展開,每日操場跑步第一階段10圈、第二階段15圈,並且經過假日飛鳳山等近山親子互為陪伴登山體能共學訓練,藉此建立對自己學習負責的共識。
課前彼此對話討論學習登山安全、無痕山林,登山計畫書等增強山野知識與戶外生活的能力,在自然領域教師慧英、燕惠、筱棋老師指導下認識合歡山國家公園(小奇萊、東峰、石門山、北峰)地質生態、氣候、生物多樣性等。
在雙十國慶假期後的10月12、13日龍山師生共同挑戰自己,在美禎校長、佳文主任的勉勵下,慧英、燕惠、亮諭老師、翠華護理師的陪伴,並邀請光武國中廖文邦退休組長(邦哥)、大庄國小張德榮組長共同協助。孩子們展現經過訓練的體能、裝備訓練、高山症的認識與預防,在專業高山嚮導陪伴下,孩子們呼吸著3100公尺高的空氣,晴霧快速交替的氣候,拂面清冷的空氣與聆聽自己的心跳聲,耳裡聽著嚮導老師敘說沉默是登山者的禮儀,穿越小奇萊箭竹林下的泥濘,遠眺黑色奇萊在雲霧面紗下的多變樣貌;合歡東峰是濁水溪、大甲溪、立霧溪三大水系的源頭,攀爬東峰數不盡的階梯,上山時晴朗的湛藍天空下山突轉雲霧繚繞,已廢棄的高山纜車靜靜地憑弔著滑雪訓練場的過往,登頂時遠處的北峰正風光明媚呢!下東峰後休息一下繼續登上石門山,不同於東峰易於行走的階梯,石門山多是崎嶇的石頭路,登頂後右看雲海左看合歡主峰,又是別有一番風貌。
夜間課程挑戰挑戰孩子們山野知識與價值認同,慧英老師設計的親子互動讓孩子閱讀來自父母的期許與寫給爸媽的信件,連結了山下的思念與山上的期待;德榮組長的夜間課程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林間,讓孩子們體會環境空間知覺的消失,並開啟與自我的對話,當感官重啟感受從不安的情緒到習慣於黑夜的自在,是一次極其難得的自我療癒課園。
途中幸運多次巧遇穿梭於高山杜鵑枝椏間的金翼白眉,隔日清晨瞧見在松林間嬉戲追逐的兩隻黃喉貂,嘎嘎作響吵的不可開交的烏鴉和鳳頭蒼鷹,老師們帶領孩子們由看、聽、聞、觸覺等五感體驗豐富對孩子的知覺,搜尋環境生態的訊息,多樣的探索經驗幫孩子們連結課本、網路中的知識,由資料蒐集、五感觀察獲得訊息,轉化課程知識及提出科學方法深化探索環境的能力,孩子們也突破了重重難關一一完成挑戰,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 $t('FEZ003') }} 2025-01-26
{{ $t('FEZ004') }} 2025-08-19|
{{ $t('FEZ005') }} 49|